
耐磨多级泵流道式叶轮 这种叶轮属于无叶片的叶轮,叶轮流道是一个从进口到出口的一个弯曲的流道。
所以适宜于抽送含有大颗粒和长纤维的介质。抗堵性好。从性能上讲,该型式叶轮效率高和普通闭式叶轮相差不大,但用该型式叶轮泵扬程曲线较为陡降。
功率曲线比较平稳,不易产生超功率的问题,但该型叶轮的汽蚀性能不如普通闭式叶轮,尤其适宜用在有压进口的耐磨多级泵上。耐磨多级泵封闭式叶轮 这种类型的叶轮有正常较高的效率。在长期运行稳定,采用该型式叶轮的泵轴向力较小,可以在前后盖板上设置副叶片。
前盖板上的副叶片可以减少叶轮进口的旋涡损失和颗粒对密封环的磨损。后盖板上的副叶片不仅起平衡轴向力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止悬浮性颗粒进入机械密封腔对机械密封起保护作用。但是这种叶轮的无堵性差,易于缠绕,不适合抽含有大量的颗粒(长纤维)末经处理的污水介质。
高温高压电动闸阀内漏缺陷处理方法
根据电动闸阀损坏的情况,更换了阀门门杆及门杆螺纹套,对阀座及阀瓣密封面进行研磨修复,进行复装后发现密封面上部接触位置靠锅炉侧竟有1.2mm的间隙,汽机侧也有0.6mm的间隙,也就是说阀座与阀板的锥度已严重不符,影响了阀门的严密性,造成阀门内漏。购买的阀瓣备件也与阀座锥度不相符,这个致命性的缺陷预示着阀门有可能面临报废情况,需更换整个阀门才能解决,而更换阀门需要较长的工期和费用。 为了解决该缺陷,只有考虑现场对阀门进行修复,由于主蒸汽电动主汽门是单阀板楔形闸阀,那么要解决问题只有将阀瓣修配成与阀座相同的锥度。
要进行修配,必须精确测量出锥度。如何测量出锥度呢?采用量具测量由于阀门内部深,人的手很难够到阀座底部,这样就无法准确测量出阀座的高点和低点,以及所测点的距离,也就无法精确测量出阀座的锥度,经过沉思熟虑后,为修复该阀门工作制定了施工方案。
步骤1:为了解决阀座与阀瓣的锥度测量问题,先制作出两个略大于阀瓣的闸板模型,然后垂吊于阀座接触面,中间用四根小铁棒撑开闸板模型使其完全与阀座接触,用电焊将四根小铁棒与两块模型均匀施焊牢固,待冷却后取出,用量角器测量出闸板模型的锥度。 步骤2:将阀瓣根据阀板模型的锥度进行车削,将车削好的阀瓣放入阀座内进行修配,修配时可采用红丹接触的方法;当锥度基本相同时,在阀瓣的内凹面也车一个相同的锥度面,用作密封面堆焊后车削的基准面。 步骤3:对阀瓣密封面进行堆焊。
堆焊的焊条可根据阀门所使用的温度进行选择,阀门用于堆焊的焊条有半铁素体高铬钢和铬镍硅钼两大类,主要用于工作温度低于600℃的高压阀门的密封面堆焊;或采用钴基硬质密封堆焊焊条:D802、D812。 在焊接过程中进行分段焊接,防止焊接温度过高造成阀瓣变形。堆焊工作及工作条件十分复杂,堆焊时必须根据不同要求选用合适的焊条。
不同的工件和堆焊焊条要采用不同的堆焊工艺,才能获得满意的堆焊效果。 D802、D812钴基堆焊焊条焊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焊前焊条须经200℃左右烘1小时以上再施行焊接;
②焊时尽可能采用短弧,并且焊条与工件保持垂直;
③根据阀瓣的大小和母材的种类选择经300℃~600℃预热,焊接时宜采用小电流短弧;
④焊后应在600℃~700℃回火1小时后再缓冷或将工件立即放入干燥和热的沙箱内或草灰中缓冷,以避免裂纹;
⑤堆焊层须经粗磨,如发现缺陷时,按上述步骤进行焊补及缓冷。
水泵提醒您:修配时的注意事项:阀瓣密封面堆焊的厚度需保证经车削后不低于4mm,阀瓣密封面焊好后,在车床根据预留的基准面进行粗车,粗车后进行金属着色渗透探伤检查密封面焊接情况(有无裂纹和麻点),如不合格,进行车削后要重新按焊接工艺工序进行补焊,直至合格为止。
合格的阀瓣需再进行密封面的硬度检查,硬度应不低于HRC45°,同一密封面的硬度差不大于HRC2°。当硬度不合格时,可先进行车床精车,精车好的阀瓣要在现场与阀座重新进行修配,可采用透光法、红丹接触、煤油渗漏的方法检查锥度的差距,并可采用研磨和车削的精细方式逐步逐步进行修配直至合格为止,再对合格后的阀瓣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
高压柱塞泵体的焊接性及工艺性分析
高压柱塞泵体为42CrMo材质,调制状态。其碳当量Ceg=0.79左右,属于高强度、淬透性大、焊后极易淬火的钢种。其焊接性差,冷裂倾向非常严重,焊接中控制输入的线能量、层间温度及氢含量将是主要问题。
由于柱塞泵泵体体积较大,局部预热无法满足焊前要求,因而采用加热炉中焊前整体预热,手工电弧焊焊补和焊后热处理的方法。在焊接材料的选择上,由于腔体三通处承受高压冲击载荷,焊接修复必须考虑等强原则,因而采用塑性较好,抗拉强度高的J857Cr焊条。由于泵体碳当量较高,冷裂倾向大,施焊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母材的预热及焊条的烘干,采用低线能量输入以减少热影响区软化,以及焊后及时热处理,减少焊缝冷裂倾向。焊前准备: 。
1、首先对泵体整体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方法:以80℃/h~120℃/h的速度升温至860℃,保温5h,然后以50℃/h~80℃/h的速度冷却至460℃,半开炉门炉冷,待温度降至60℃时出炉。
2、用镗床将柱塞孔边缘周围的穿透性裂纹给予清楚,沿裂纹方向加工成U形坡口。
3、工件出炉后,立即使用钢丝刷清理坡口及边缘,清理氧化皮及其他杂物。焊接工艺:
1、焊条选用抗裂性较好的低氢型焊条J857Cr,焊条焊前经350℃~400℃烘焙1h,然后放于150℃保温箱中恒温保存,随取随用。采用直流反接。
2、打底焊及第二层焊道采用Φ3.2mm的焊条,焊接电流为110~120A,焊接速度2mm/s,焊道应与坡口充分融合,焊缝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气孔和夹渣等缺陷,并用钢丝刷清理,只至露出金属光泽,再焊下一层。
3、其他各层均采用Ф4.0mm焊条,焊接电流为140~150A,快速焊,小幅摆动。焊接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300℃。
4、为了减少焊接残余应力,每层焊完后用小锤锤击焊道,由中心向四周进行锤击,锤击点要密,以释放焊接应力。
5、焊接结束或中断时,收弧要慢,弧坑要填满,以防止热裂纹的产生。焊后处理:
1、工件焊后立即入炉缓慢升温至600℃~650℃保温2h,然后随炉缓冷至室温,经去应力退火后的工件,防止了裂纹的产生,又降低了焊缝及周围的硬度,便于机械加工。
2、用镗床对柱塞孔进行粗镗、精镗,加工掉焊缝余高。
3、对柱塞孔进行研磨,使表面平整、光洁、三通处圆滑过渡,以减少应力集中。
4、泵体经退火处理后表面硬度达不到原有泵体硬度,因而需将泵体进行860℃油淬,然后再将泵体进行200℃的低温回火。这样既可得到较大的表面硬度又可相应的消除应力集中。
5、最后进行抛丸处理以消除应力集中,防止应力裂纹的产生。焊后检查及结果:
1、焊后按图纸机械加工后,经表面磁粉及超声探伤,未发现任何裂纹、气孔等缺陷,符合标准,说明修复方案可行。
2、实践证明,对于大中型设备中裂纹修复,只要采用合理的焊条,小电流,低线能量及焊后热处理措施并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复工艺。不仅为使用单位保证了大修工期,解决了生产急需,节约了资金,同时也为同类设备的修复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