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隔膜泵发动机温度过高的原因
:1.DBY电动隔膜泵冷却系统漏水或冷却水不足; 2.水温表指示不准或失灵; 3.冷却系统水垢太多,散热效果差; 4.散热器护罩网或散热器芯通风道被杂物堵塞,致使散热不良; 5.
水泵、风扇皮带过松或折断; 6.水泵损坏,风扇叶片装反或变形,风圈损坏; 7.节温器损坏在主阀关闭位置; 8.发动机长期超负荷运转及供油时间过迟等。 电动隔膜泵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排除方法: 当发动机在工作中出现水温过高故障时,应注意观察故障现象,找出原因予以排除。首先要检查水温表是否失灵,若不准或失灵应更换;然后检查水箱是否缺水,进水管、散热器是否破裂漏水,除从外部直接观察外,还可用打气的方法来检查漏水部位。
散热器漏水部位可用锡焊修补,如某根散热管破裂较重,可将两头夹扁堵塞。工作中发现有轻微漏水,可用肥皂堵住,待停车后修理。 若非上述原因,应进一步检查发动机壳体是否有裂纹,阻水圈是否损坏,也要检查水泵泄水孔是否漏水。
最后检查散热器盖的排气阀是否失效,如失效应更换。 若非冷却水泄漏问题,则应分两种情况对故障进行分析排除。
1.突然性水温过高。首先检查散热器是否过热,如果散热器温度过高,说明气缸垫冲坏,此时注意检查机体上平面与缸盖结合面是否严重翘曲变形,若变形应及时修理。
如散热器温度不高,则说明冷却水循环不良,应检查风扇皮带是否折断或严重打滑。若正常,再检查散热器出水管是否被吸瘪,内孔有无脱层堵塞,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应急的办法是在吸瘪的管内放适当大的弹簧支撑。再检查节温器的膨胀筒是否破裂,破裂应更换。
如节温器正常,则说明隔膜泵损坏,应认真检查修理水泵。 2.非突然性水温过高。
对于不是突然出现的温度过高现象,应提高发动机转速观察加水口是否翻水,同时注意是大量还是少量翻水。
如大量翻水,且散热器温度不均,则说明有些冷却管被堵,在严寒的冬季更应注意。
当加水口少量翻水且发动机温度前低后高时,则表明分水管已损坏或堵塞,应及时更换。若非上述原因,可能是冷却系水垢过多,水道不畅。
如加水口处不翻水,则应对冷却系外表及发动机机械部分进行认真检查分析。首先应检查百叶窗是否关闭或开度不足风扇转动是否正常,若一切正常,而发动机仍过热,则应检查风扇风量。如风量不足,应调整风扇叶片的角度,并将叶片头适当折弯或变换风扇叶片。
在冷却系正常情况下,发动机仍过热,则应考虑使用方面的原因。 总之,电动隔膜泵发动机过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查排除。
水泵震动的危害及预防消除
震动是评价水泵机组运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振动超标的危害主要有:
①、震动造成泵机组不能正常运行;
②、引发电机和管路的震动,造成机毁人伤;
③、造成轴承等零部件的损坏;
④、造成连接部件松动,基础裂纹或电机损坏;
⑤、造成与水泵连接的管件或阀门松动、损坏;
⑥、形成震动噪声等 引起泵震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泵的转轴一般与驱动电机轴直接相连,使得
②、泵的动态性能和电机的动态性能相互干涉;
③、高速旋转部件多,动、静平衡不能满足要求;
④、与流体作用的部件受水流状况影响较大;
⑤、流体运动本身的复杂性,也是限制泵动态性能动稳定性的一个因素。
一、机械方面 1、先检查基础是否固定,机座螺栓是否松动; 2、叶轮锁母是否松动; 3、联轴器是否对中良好; 4、主轴是否弯曲; 5、泵和电机轴承是否跑外圈,也就是轴承座孔是否磨损、间隙过大; 6、叶轮中是否有异物; 7、支架是不是不牢固而引起管道振动; 8、另外还要看物料的情况,是否黏度太大; 9、吸入管或过滤网是否堵塞; 10、吸入管是否伸入液面太浅。 二、水力方面 水泵进口流速和压力分布不均匀,泵进出口工作液体的压力脉动、液体绕流、偏流和脱流,非定额工况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水泵汽蚀等,都是常见的引起泵机组振动的原因。
水泵启动和停机、阀门启闭、工况改变以及事故紧急停机等动态过渡过程造成的输水管道内压力急剧变化和水锤作用等,也常常导致泵房和机组产生振动。
三、电气方面 电机是机组的主要设备,电机内部磁力不平衡和其它电气系统的失调,常引起振动和噪音。 如异步电动机在运行中,由定转子齿谐波磁通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定转子间径向交变磁拉力,或大型同步电机在运行中,定转子磁力中心不一致或各个方向上气隙差超过允许偏差值等,都可能引起电机周期性振动并发出噪音。
检测电机运行时三相是否平衡,检查工频是否稳定。 四、水工方面 机组进水流道设计不合理或与机组不配套、水泵淹没深度不当,以及机组启动和停机顺序不合理等,都会使进水条件恶化,产生漩涡,诱发汽蚀或加重机组及泵房振动。 采用破坏虹吸真空断流的机组在启动时,若驼峰段空气挟带困难,形成虹吸时间过长; 拍门断流的机组拍门设计不合理,时开时闭,不断撞击拍门座; 支撑水泵和电机的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或基础的刚性较差等原因,也都会导致机组发生振动。
五、工艺方面 1、检查泵是否在设计工部下运行:扬程、流量、水温度、真空吸上高度等(是存在在气蚀条件)。 2、检查泵进出口阀是否完好。
3、检查水中是否夹带空气或其它气体。 4、检查泵出口管线上是否存在空气未排尽现象。
5、检查泵进口是否漏气。 从安装和维护过程中消除震动 1、轴和轴系。 安装前检查水泵轴、电机轴、传动轴有没有弯曲变形、质量偏心的情况,若有,则必须矫正或者进一步加工;检查与导轴承接触的传动轴,是否因弯曲而摩擦轴瓦或衬套而使自己受激力。
如果监测表明,轴实际上已经弯曲了,则矫正泵轴。
同时,检查轴的端间隙值,若该值过大,则表明轴承已磨损,需更换轴承。 2、叶轮。动、静平衡是否合格。
3、联轴器。螺栓间距是否良好。 弹性柱销和弹性套圈结合不能过紧; 联轴器内孔与轴的配合是否过松,若太松,可采用诸如喷涂的方法来减小联轴器内径直至其达到过渡配合所要求的尺寸,而后将联轴器固定在轴上。
4、滑动轴承。 间隙值是否符合标准; 各处润滑是否良好; 提高泵的轴瓦检修工艺水平,严格遵循先刮瓦、后研磨、再刮瓦的循环程序,保证轴瓦与轴颈的接触面积达到规定的标准: 。
①泵轴颈与轴承间隙值,通过更换前后轴承、研磨、刮瓦、调整等手段达到合格。
②泵轴承体与轴承箱球面顶间隙值合格。
③泵轴轴承下瓦和泵轴轴颈接触点及接触角度:标准规定下瓦背与轴承座接触面积应在60%以上,轴颈处滑动接触面上的接触点密度保持在每平方厘米2一4个点,接触角度保持在60“一90”。
5)支架和底板。
及时发现有震动的支撑件的疲劳情况,防止因为强度和刚度降低造成固有频率下降。 6)间隙和易损件。 保证电机轴承间隙合适;适当调整叶轮与涡壳之间的间隙;定期检查、更换叶轮口环、泵体口环、级间衬套、隔板衬套等易磨损零件。
平衡阀的安装步骤大全
1、安装位置 平衡阀可安装在供水管路上,也可安装在回水管路上(每个环路中只需安装一处)。对于热力站的一次环路侧来说,为方便平衡调试,建议将平衡阀安装在水温较低的回水管路上。总管上的平衡阀,宜安装在供水总管水泵后(水泵下游),以防止由于水泵前(阀门后)压力过低,可能发生水泵气蚀现象。
2、尽量安装在直管段上 由于平衡阀具有流量计量功能,为使流经阀门前后水流稳定,保证测量精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将平衡阀安装在直管段处。
3、注意新系统与原有系统的平衡 当安装有平衡阀的新系统连接于原有供热(冷)管网时,必须注意新系统与原有系统水量分配平衡问题,以免安装了平衡阀的新系统(或改造系统)的水阻力比原有系统高,而达不到应有的水流量。
4、不应随意变动平衡阀开度 管网系统安装完毕,并具备测试条件后,使用专用智能仪表对全部平衡阀进行调试整定,并将各阀门开度锁定,使管网实现水力工况平衡。水泵发现在管网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应随意变动平衡阀的开度,特别是不应变动开度锁定装置。
5、不必再安装截止阀 在检修某一环路时,可将该环路上的平衡阀关闭,此时平衡阀起到截止阀截断水流的作用,检修完毕后再回复到原来锁定的位置。因此安装了平衡阀,就不必再安装截止阀。
6、系统增设(或取消)环路时应重新调试整定 在管网系统中增设(或取消)环路时,除应增加(或关闭)相应的平衡阀之外,原则上所有新设的平衡阀及原有系统环路中的平衡阀均应重新调试整定(原环路中支管平衡阀不必重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