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隔膜泵是一种新型的泵类,近年来,由于在隔膜材质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工业化国家采用此种型式的泵,取代部份离心泵、螺杆泵,来应用于石化、陶瓷、冶金等行业。由于隔膜将被输送介质和传动机械件分开,所以介质绝对不会向外泄漏,且电动隔膜泵本身无轴封,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根据不同介质,隔膜分为氯丁橡胶、氟橡胶、丁晴橡胶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泵体介质流经部份,可根据用户要求,分为铸铁、不锈钢、衬胶,电机分为普通式和防爆式两种。由于用空气作动力,所以流量随背压(出口阻力)的变化而自动调整,适合用于中高粘度的流体,而电动隔膜泵的工作点是以水为基准设定好的,如果用于粘度稍高的流体,则需要配套减速机或变频调速器,成本就大大的提高了,对于齿轮泵也是同样如此。
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用电动隔膜泵可靠且成本低,如燃料、火药、炸药的输送,因为:第一、接地后不可能产生火花;第二、工作中无热量产生,机器不会过热;第三、流体不会过热因为电动隔膜泵对流体的搅动最小。在工地恶劣的地方,如建筑工地、 工矿的 废水排放、由于污水中的杂质多且成分复杂,管路易于堵塞,这样对电动隔膜泵就形成负荷过高的情况,电机发热易损。
气动电动隔膜泵可通过颗粒且流量可调,管道堵塞时自动停止至通畅。电动隔膜泵体积小易于移动,不需要地基,占地面极小,安装简便经济,可作为移动式物料输送泵,在有危害性、腐蚀性的物料处理中,电动隔膜泵可将物料与外界完全隔开或是一些试验中保证没有杂质污染原料。电动隔膜泵可用于输送化学性质比较不稳定的流体,如:感光材料、絮凝液等。
这是因为电动隔膜泵的剪切力低,对材料的物理影响小。
特大功率
水泵安装规范说明
特大功率的水泵电机机组安装时有体积大且重、运输困难、安装精度高等特点,要高效、安全、精确地施工必须制定详尽的施工步骤。根据泵站实际情况和要求,经过工地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反复推敲和研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机组设备安装程序,安装时也严格按照该流程进行施工。机组安装流程:基础复测一设备基础垫铁位置找平、凿麻面一泵底座就位、对中、找平(以水泵基座中心为基准)一泵底座地脚螺栓预留孔一次灌浆一水泵底座和电机底座精调一水泵体就位与底座连接、精调一电机就位与底座连接、精调一复测水泵轴与电机轴的中心线误差一联轴器对中、紧固地脚螺栓一垫铁组检查、点焊固定一水泵和电机底座一次灌浆一水泵进出口管路组装、电机接线一通风管道安装一保护罩和装饰一调试及试运在此施工流程中,有几个步骤对设备安装的质量和安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垫铁的布置施工过程中,根据厂方提供的设备的体积、重量和运行数据,确定在地脚螺栓旁边安放垫铁组。并在垫铁位置的基础面铲出麻面,麻面的面积要比垫铁稍大,约为150×100。
水泵和电动机底座下各布置12组垫铁,垫铁平垫规格为130×80+,斜垫规格也为l30×80,斜度为l:15。每组垫铁配2块斜垫)1~3块平垫,每组垫铁不超过5块高度为40~80mm。 。
2、水泵底座的就位安装水泵底座安装时,将底座正确安放在调节螺栓上,通过调整调节螺栓将底座调水平,同时调整底座与基础面之间的间隙,达到(45±5) mm为确保水泵与电机的对中性(垂直/水平),水泵底座及电机座最大允许安装偏差为0.5mm。
将水泵和电机的底座高程差在实际安装时、比设计缩短2ram,以便用垫片调整电机的高程。
其纵横中心线与基础纵横中心线重合相对允许偏差值为+一20mm(但其中心点应与电机要求的中心点重合)。
平面高程允许偏差为±3mm,底座平面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01/1O00。检查地脚螺栓与预留孔壁的距离为15mm。地脚螺栓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8/1000。 。
3、水泵体与底座精调电机底座就位找平、电机中心线位置确定之后,开始对水泵和底座进行精调,精调过程是通过调整垫铁组的高低和拧紧地脚螺栓以及调整泵底座的纵横中心线位置来实现的。垫铁组放置平稳,接触良好。水泵调平后,用小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并用0.05mm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之间的间隙。
在同一断面处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超过垫铁长度或宽度的1/3+。
最后将垫铁组点焊固定。 电机就位、联轴器对中电机底座安装调平后,电机就位同时进行联轴器对中和同轴度检测调校,有两种测量方法:塞尺直接测量法;百分表和专用工具测量法。
测量方法: 将两个半联轴器一起转动,每转90°测量一次,记录5个位置的径向测量值p和轴向测量值b,并分别记录位于同一直径两端的百分表bl和表bll或两个测点的轴向测量值。
当测量值α1=α5,应视为测量正确,测量值为有效。联轴器两半之间最小及最大距离:Smin=6mm,Smax=12mm。最大允许对中偏差=0.53mm, α=Smax-Smin,最大允许同心偏差=0.53mm(两轴中心或联轴器两半之间的高度差)。
多级离心泵内流计算方程探究
多级离心泵叶轮内计算所采用的方程是以N-S方程及简化形式为主的方程组。由于直接计算求解N-S方程目前存在困难,所以在数值计算方面一般解简化N-S方程。多级离心泵叶轮内流计算所采用的控制方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黏欧拉方程 假设流体无黏性,对于大雷诺数、流动无分离,无射流及漩涡等间断面的问题有效,在叶轮计算中可简化为Laplace方程。这种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使用较多,现在主要用于流场的校核。
2、抛物化N-S方程 忽略主流方向黏性导数项的定常N-S方程。它可以考虑横向及垂直方向压力梯度,能自动模拟边界层内的黏性流动与无黏性的干扰。
对于低比转速用该方法可得到满意的结果。Kirtley等采用该方法计算了内流流道的问题,并且与试验和其他算法比较,证明了核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
3、边界层近似方程 对于高雷诺数流动,由于在物体壁面附近存在着一层很薄的边界层,而在边界层外黏性作用小得多,可作无黏流动处理,这样可用边界层近似来考虑黏性作用。边界层方程在求解叶轮内流时一般要求与其他方程联合求解。
4、雷诺时均方程 时均的Reynolds N-S方程,对于叶轮内流模拟,该方程需要用湍流模型来封闭才能求解。由于多级离心泵叶轮内的流动是三维湍流流动,而且受叶轮旋转和表面曲率的影响,考虑湍流运动的叶轮内流计算方法发展很快。
由于目前尚无普遍适用的湍流模型,在内流计算中所采用的湍流模型主要由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和双方程模型,而以双方程模型用的最多。 其他如大涡模拟和直接模拟以及非线性模型还未能推广,用于叶轮内流计算尚欠可靠性(尽管已有人把该模型用于水轮机计算、,而且计算花费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