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修过程中,
水泵故障的诊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以下给出几种常见故障及消除措施,供大家有的放矢地进行水泵故障的诊断。
1、无液体提供,供给液体不足或压力不足 1)泵没有注水或没有适当排气 消除措施:检查泵壳和入口管线是否全部注满了液体。 2)速度太低 消除措施:检查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电压是否正常或者透平的蒸汽压力是否正常。 3)系统水头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系统的水头(特别是磨擦损失)。
4)吸程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现有的净压头(入口管线太小或太长会造成很大的磨擦损失)。 5)叶轮或管线受堵 消除措施:检查有无障碍物。 6)转动方向不对 消除措施:检查转动方向。
7)水泵产生空气或入口管线有泄漏 消除措施:检查入口管线有无气穴和/或空气泄漏。 8)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损,使空气漏入泵壳中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换,检查润滑是否正常。
9)抽送热的或挥发性液体时吸入水头不足 消除措施:增大吸入水头,向厂家咨询。 10)底阀太小 消除措施:安装正确尺寸的底阀。 11)底阀或入口管浸没深度不够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正确的浸没深度。
用挡板消除涡流。 12)叶轮间隙太大 消除措施:检查间隙是否正确。
13)叶轮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叶轮,按要求进行更换。 14)叶轮直径太小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正确的叶轮直径。 15)压力表位置不正确 消除措施: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出口管嘴或管道。 。
2、泵运行一会儿便停机 1)吸程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现有的净压头(入口管线太小或太长会造成很大的磨擦损失)。 2)叶轮或管线受堵 消除措施:检查有无障碍物。 3)产生空气或入口管线有泄漏 消除措施:检查入口管线有无气穴和/或空气泄漏。
4)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损,使空气漏入泵壳中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换。
检查润滑是否正常。 5)抽送热的或挥发性液体时吸入水头不足 消除措施:增大吸入水头,向厂家咨询。
6)底阀或入口管浸没深度不够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正确的浸没深度,用挡板消除涡流。 7)泵壳密封垫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密封垫的情况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
3、泵功率消耗太大 1)转动方向不对 消除措施:检查转动方向。
2)叶轮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叶轮,按要求进行更换。 3)转动部件咬死 消除措施:检查内部磨损部件的间隙是否正常。
4)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5)速度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电机的绕组电压或输送到透平的蒸汽压力。 6)水头低于额定值。
抽送液体太多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安装节流阀,切割叶轮。 7)液体重于预计值 消除措施:检查比重和粘度。
8)填料函没有正确填料(填料不足,没有正确塞入或跑合,填料太紧)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重新装填填料函。 9)轴承润滑不正确或轴承磨损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
10)耐磨环之间的运行间隙不正确 消除措施:检查间隙是否正确。
按要求更换泵壳和/或叶轮的耐磨环。 11)泵壳上管道的应力太大 消除措施: 消除应力并厂家代表咨询。在消除应力后,检查对中情况。 。
4、泵的填料函泄漏太大 1)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2)联轴节或泵和驱动装置不对中 消除措施:检查对中情况,如需要,重新对中。 3)轴承润滑不正确或轴承磨损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5、轴承温度太高 1)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2)联轴节或泵和驱动装置不对中 消除措施:检查对中情况,如需要,重新对中。
3)轴承润滑不正确或轴承磨损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4)泵壳上管道的应力太大 消除措施:消除应力并向厂家代表咨询。
在消除应力后,检查对中情况。 5)润滑剂太多 消除措施:拆下堵头,使过多的油脂自动排出。如果是油润滑的泵,则将油排放至正确的油位。 。
6、填料函过热 1)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损,使空气漏入泵壳中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换。检查润滑是否正常。 2)填料函没有正确填料(填料不足,没有正确塞入或跑合,填料太紧)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重新装填填料函。
3)填料或机械密封有设计问题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
4)机械密封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向厂家咨询。 5)轴套刮伤 消除措施:修复、重新机加工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6)填料太紧或机械密封没有正确调节 消除措施:检查并调节填料,按要求进行更换。
调节机械密封(参考制造商的与泵一起提供的说明或向厂家咨询)。 。
7、转动部件转动困难或有磨擦 1)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2)耐磨环之间的运行间隙不正确 消除措施:检查间隙是否正确。按要求更换泵壳或叶轮的耐磨环。
3)泵壳上管道的应力太大 消除措施:消除应力并厂家代表咨询。在消除应力后,检查对中情况。 4)轴或叶轮环摆动太大 消除措施:检查转动部件和轴承,按要求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
5)叶轮和泵壳耐磨环之间有脏物,泵壳耐磨环中有脏物 消除措施:清洁和检查耐磨环,按要求进行更换。隔断并消除脏物的来源。 修泵时容易忽略的一个小问题 我要讲的是在修理后组装时容易忽略的一件小事。
涡壳泵中叶轮出口中线即叶轮出口宽的中线应与涡壳进口中线对齐。如果对不齐时,应在叶轮轮彀与轴肩通过加设垫片调整。
应将两中线控制在0.5毫米的范围内。对于比转数大的泵稍差些对泵的性能影响不大,对于中低比速的泵由于叶轮出口很窄,例如叶轮出口宽仅10毫米,如果与涡壳中线偏1毫米,对泵的性能就有明显的影响。
建议调整后可将两中线(叶轮及涡壳)误差控制在叶轮出口宽的5%以内为好。 导叶多级泵也是如此,是控制叶轮出口中线与导叶进口中线的误差。 空间导叶泵,最好用总装图给出的数据来确定叶轮在空间导叶中的位置。
如果没有图纸,或凭经验,或通过试验结果调整叶轮的位置。
泵的汽蚀余量、吸程及各自计量单位表示字母 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汽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单位用米标注,用(NPSH)r。吸程即为必需汽蚀余量Δh: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单位用米。
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汽蚀余量-安全量(0.5米) 标准大气压能压管路真空高度10.33米。 例如:某泵必需汽蚀余量为4.0米,求吸程Δh? 则:Δh的计算还要考虑汽化压力和管损 Δh=(Pc-Pv)/ρg-NPSHa-hc (米) 讨论Δh公式 Δh的计算还要考虑汽化压力和管损 Δh=(Pc-Pv)/ρg-NPSHa-hc (m)。
电动隔膜泵特点选型主要用途
电动隔膜泵特点
1、 DBY电动隔膜泵不需灌引水,自吸能力可达5米。
2、 通过性能好,直径在10毫米以下的颗粒、泥浆等均可以毫不费力地通过。
3、 由于隔膜将被输送介质和传动机械件分开,所以介质绝对不会向外泄漏。且泵本身无轴封,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根据不同介质,隔膜分为氯丁橡胶、氟橡胶、丁晴橡胶等,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4、 体积小重量轻:由于采用了行星摆线传动结构,故使泵型获得小尺寸如与同类型泵来比较,其体积重量均下降一半左右。
5、 泵体介质流经部份,可根据用户要求,分为铸铁、不锈钢、衬胶、电机分为普通式、防爆式、调速式。
6、工作温度可达120℃,流量:0.75-20m3/h 扬程:3-30m动力:摆线针轮减速机传动DBY防爆电动隔膜泵工作原理 电机通过减速箱带动左右两端柱塞上面的隔膜一前一后往复运动。在左右两个泵腔内,装有上下四个单向球阀隔膜的运动,造成工作腔内的容积的改变,迫使四个单向球阀交替地开启和关闭,从而将液体不断地吸入和排出。不锈钢防爆电动隔膜泵主要用途
1、各种剧毒、易燃、易挥发液体。
2、各种强酸、强碱、强腐蚀液体。
3、可输送较高温度的介质120℃。
4、作为各种压滤机前级送压装置。
5、热水回收及循环。
6、油罐车、油库、油品装卸。
7、泵吸泡菜果酱、土豆泥、巧克力等。
8、泵吸油漆、树胶、颜料粘合剂。
9、各种瓷器轴浆水泥灌浆灰浆泥浆。
10、各种橡胶浆乳胶、有机溶剂、填料。
11、用泵为油轮驳船清仓吸取仓内污水及剩油。 12、啤酒花及发酵粉稀浆、糖浆、糖密。 13、泵吸矿井、坑道、隧道、下水道中污水、沉淀物。
14、潜水作业请选用QBY气动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的安装要求与条件
气动隔膜泵安装有什么要求?气动隔膜泵安装条件是什么? 对于刚刚拿到气动隔膜泵的用户来说,有一个详细规范的安装准备工作是如此的重要,如果忽视了安装的这些细节,不仅不能达到想要的最好效果,同时还影响了使用的寿命。那么在安装气动隔膜泵前,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气动隔膜泵吸入管的管径不得小于泵入口端口径,如输送高粘度流体时,吸入管的管径最好大于泵入口口径。
入口端的吸入配管必须耐用,没有皱折,才能够产生高真空状态。出口配管的管径至少要与出口径相等,或者稍微大些以降低摩擦损失。所有配管及接头必须是密封不漏的,否则会降低泵的自吸能力。
1、使用:首先,气动隔膜泵的位置必须是便于使用的,这样将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及调试。
2、位置:噪音、安全及其他逻辑因素通常都对设备应安装的位置有要求。有冲突要求的并联安装将可能导致使用区域的阻塞,影响到其他泵的安装。
3、安装高度:请充分考虑气动隔膜泵的自吸能力以避免自吸减少的问题。
4、供气:每台气动隔膜泵应有一条通气管,且通气管应能提供足以达到理想泵送流量的空气量。气压按不同泵送需求而定,但勿超过7BAR。
5、管路:直至考虑过每个可能发生管路问题的位置后才能最终决定泵位。最好安装应选择在一个最短及最直进出口管路的连接处。应尽量避免额外的弯管及管件设施。
泵体应能独立支撑所有管路。
而且,管路应有序排列以避免给泵体管路装置产生应力。同时可以安装活动软管以消除泵自然往返动作而产生的应力。若要将泵体与一固定底座连接,在泵体及底座间的安置缓冲垫将有助减少泵体震动。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不加以重视气动隔膜泵的安装条件,贸然的安装,就失去了气动隔膜泵该有的功能,同时,具备安装气动隔膜泵的知识,也是每个使用者应该具备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