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排污泵水力设计独特,叶轮是缩在单独的叶室内,连接叶轮室的是压水室,当叶轮旋转时,泵内液体产生强烈的轴向涡流作用,使进口造成真空,出口产生扬程。因而杂质可以从压水室排出,所以它的流道是完全畅通的,自吸泵其排污效果是其他自吸式无可比拟的。
使用自吸式排污泵时,采用水位控制能够让自吸式排污泵在无人看管的环境中高效的运行,否则排污泵在水抽干之后由于不能及时让排污泵停止运转则会造成排污泵因在缺水环境中工作而导致潜水排污泵电机烧毁的现象。除此之外,排污泵在出现故障后由于不能自动停机还会加剧排污泵的故障现象。
自吸式排污泵的水位控制主要是采用浮球液位传感器给控制柜启停排污泵的原理。浮球固定在水池里面,假如水池深度6米,我们预先设置好最高水位为5.5米,最低水位为1米,水位到了5.5米时浮球也随着水位漂浮竖立起来,这时浮球就反馈给控制柜信号启动排污泵,随着水位的下降到了最低水位标准1米时浮球就会倒立下去。随着浮球倒立,浮球也会及时的反馈出信号给控制柜让排污泵断电。
对于大部分自吸式排污泵来说,其轴承都采用橡胶材质。由于大多数排污泵有回流的现象,国内排污泵一直是低效率、高成本且抗泥沙性能差。众所周知,排污泵的轴承和轴极易受到磨损,从而使排污泵的寿命降低。因此,一种新型、抗泥沙且能够克服导流槽回流现象,同时可解决排污泵低效率、高成本运转和排污泵轴承、轴磨损的排污泵橡胶轴承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自吸排污泵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内混合和外混合两种型式。
1、内混式
内混式是指在叶轮进口附近进行气液混合的,其原理如图 所示。泵启动前泵体内灌入适量的液体(淹没叶轮),回流阀打开,压入室与吸入室相通,叶轮旋转后,将吸入室和叶轮中的液体,经叶轮输送到压出室中去,叶轮进口处形成负压,吸入管路中的压力高于吸入室的压力,因而使吸入阀打开,吸入管路中的气体经吸进入叶轮,压出室中的液体经回流阀孔、吸入室,又被吸到叶轮进口进行气液混合,叶轮并将气液混合物输送到压入室中去,由于气液分离室容积足够大,使得流速降低,靠液体和气体比重的不同而进行气、液分离,气体经压出管路排出,液体又经回流阀孔被吸进叶轮再与气体进行混合,依次循环,直至吸入管路内的气体被排净为止,这时泵就完成了自吸过程而达到正常工作。
2、外混合
外混合是指在叶轮外缘进行气、液混合的,其工作原理如图 所示。泵启动前,泵体内灌入适量的液体,当叶轮旋转后,将吸入室和叶轮中的液体经叶轮输送到压出室中去,叶轮进口处形成负压,吸入阀打开,吸入管路内的气体经吸入室进入叶轮,在叶轮出口处与随叶轮高速旋转的液体相混合,由于叶轮的作用,使气液混合物经压出室到容积足够大的气液分离室中去,由于流速降低,靠液体和气体的比重不同而进行分离,气体经压出管路排出,液体经外流道又回到叶轮外缘。依次循环,直至吸入管路内的气体被排净为止,这时泵就完成了自吸过程而达到正常工作。 自吸式排污泵采用轴向回流外混式,并通过泵体、叶轮流道的独特设计,即可象 一般自吸清水泵那样不需要安装底阀和灌引水,又可吸排含有大颗粒固体和长纤维杂质液体,可广泛 适用于市政排污工程、河塘养殖、轻工、造纸、纺织、食品、化工、电业、纤维、浆料和混合悬浮等。
自吸式排污泵设计成宽出口的二相流叶轮,因此同一涡壳可以配置两套叶轮,清水时用三元流动叶轮,二相流时用蔡氏二相流理论设计叶轮,既保证泵的设计性能参数表,又保证泵的效率和抗腐蚀性能。特别是用在与主机配套设备上,自吸式排污泵更能体现出主机的优越性,提高主机设备的整体性能,增添主机的外部形象。
自吸式排污泵是在普通排污泵的基础上采用自动搅拌装置,该装置随电机轴旋转,产生极强的搅拌力,将污水池内的沉积物搅拌成悬浮物,吸入泵内排出,提高了泵的防堵、排污能力,一次性完成了排水、清污、除淤、节约了运行成本,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用性的环保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