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入管与排出管的口径配置:
(1)吸入管的管径不得小于泵入口端口径,如输送高粘度流体时,吸入管的管径最好大于泵入口口径。自吸泵入口端的吸入配管必须耐用,没有皱折,才能够产生高真空状态。
(2)出口配管的管径至少要与出口径相等,或者稍微大些以降低摩擦损失。所有配管及接头必须是密封不漏的,否则会降低泵的自吸能力。
2、自吸泵安装的位置、高度、管路布置、供气等事项:
气动自吸泵安装:如若忽略安装细节,长期以来的细心策划、研究及挑选将仍可能导致泵送效果不佳及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1)位置:噪音、安全及其他逻辑因素通常都对设备应安装的位置有要求。有冲突要求的并联安装将可能导致使用区域的阻塞,影响到其他泵的安装。
(2)使用:首先,泵的位置必须是便于使用的,这样将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及调试。
(3)供气:每台泵应有一条通气管,且通气管应能提供足以达到理想泵送流量的空气量。气压按不同泵送需求而定,但勿超过7BAR。(125PSI)
(4)安装高度:请充分考虑泵的自吸能力以避免自吸减少的问题。
(5)管路:直至考虑过每个可能发生管路问题的位置后才能最终决定泵位。 自吸泵产生汽蚀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吸泵安装高度过高。随着自吸泵安装高度的增加,泵进口处的真空度增加,致使泵内压力降得过低。
2、自吸泵实际工况偏离设计工况点较远。当水泵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也可能在叶轮下方产生自下而上的带状漩涡(称涡带)。当涡带中心压力下降到饱和蒸汽压力时,该涡带即成为汽蚀带。当此涡带伸入泵内时,不仅能促进和加重水泵某些部件的汽蚀,而且还会引起机组的强烈振动,并发出轰鸣声。
3、自吸泵的进水条件不好。对采用肘形进水流道的泵,由于弯道流速压力分布不均,造成水泵叶轮进口流速分布也不均匀,进水池产生漩涡会使进入水泵的水预旋或将空气带入,同样造成叶轮进口处流速、压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汽穴及汽蚀的发生。据国外汽蚀试验资料指出,水中含气量越大,则汽蚀开始得越早。
4、自吸泵安装地点的海拔较高,则自吸泵输送的水温度较高。在高海拔地区,大气压力较低,会使泵吸入口的压力也相应较低;而水温较高,饱和蒸汽压力就会越大,水就越容易汽化。说明:1.本图潜水排污泵采用液位自动控制。两台泵轮换工作,互为备用。h1为开泵水位,h0为停泵水位,当水位高出报警水位100mm时备用泵自投。
2.本图设计材料表,安装尺寸表详见附表。
3.防水套管制作安装详见国标02S404.
4.潜水排污泵控制柜安装位置由单项工程设计考虑,其型号规格可由泵厂配套供应。池外电线电缆应穿管敷设。
5.污水池(集水坑)进水管数量,位置,管径及标高由单项工程设计确定。
6.节点A按到货尺寸下料安装。
7.若潜水排污泵自耦安装对污水池(集水坑)池(坑)底无局部抬高要求,污水池(集水坑)底部可做平,相应控制尺寸应减少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