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管的管径不得小于泵入口端口径,如输送高粘度流体时,吸入管的管径最好大于泵入口口径。入口端的吸入配管必须耐用,没有皱折,自吸泵才能够产生高真空状态。出口配管的管径至少要与出口径相等,或者稍微大些以降低摩擦损失。所有配管及接头必须是密封不漏的,否则会降低泵的自吸能力。
自吸泵安装:如若忽略安装细节,长期以来的细心策划、研究及挑选将仍可能导致不佳泵送效果及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位置:噪音、安全及其他逻辑因素通常都对设备应安装的位置有要求。有冲突要求的并联安装将可能导致使用区域的阻塞,影响到其他泵的安装。
使用:首先,泵的位置必须是便于使用的,这样将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及调试。
供气:每台泵应有一条通气管,且通气管应能提供足以达到理想泵送流量的空气量。气压按不同泵送需求而定,但勿超过7BAR。(125PSI)
安装高度:请充分考虑泵的自吸能力以避免自吸减少的问题。
管路:直至考虑过每个可能发生管路问题的位置后才能最终决定泵位。
最佳安装应选择在一个最短及最直进出口管路的连接处。应尽量避免额外的弯管及管件设施。泵体应能独立支撑所有管路。而且,管路应有序排列以避免给泵体管路装置产生应力。
自吸泵有动作,但是流量小或完全没有液体流出:
1.检查泵的气穴现象,降低泵的速度让液体进入液室。
2.检查阀球是否卡住。如果操作液体与泵的弹性体不相容,弹性体会有膨胀的现象发生。请更换适当材质的弹性体。
3.检查泵入口的接头是否完全锁紧不漏,尤其是入口端阀球附近的卡箍需锁紧。
泵的空气阀结冰:
检查压缩空气含水量是否过高,安装空气干燥设备
泵的出口有气泡产生:
检查膜片是否破裂,检查卡箍是否锁紧,尤其是入口管卡箍。
产品自空气排放口流出:
检查膜片是否破裂,检查膜片及内外夹板在轴上是否夹紧
阀发出嘎嘎声:增加出口或入口扬程。
泵拆卸及再组装指南:
警告:在修自吸泵之前,需先将空气来源配管从自吸泵拆除,并且将自吸泵中的空气压力排放掉。拆除所有连接自吸泵的出入口的管线,然后将泵内的流体排放到适当的容器内。戴防护帽、眼镜、手套
自吸泵电机发生故障时,常常出现以下几种现象,具体的判断及维修办法如下:
(1)接通电源后无反应。
多数是电源插头、电源引出线和电机绕组断路所致。
(2)难启动或不能启动,且伴有“嗡嗡”的声音。
检修时可用小竹片按运转方向快速拨动风叶,若电机迅速运转起来,说明是启动电容或启动绕组损坏,应更换相同容量的电容或修理启动绕组;若电机发卡,多是电机和泵头的机械故障,如轴承损坏、叶轮卡死等。
(3)电机能运转,但转速慢,且机壳过热、有烧焦臭味。
多数是电机绕组短路所致,应拆开电机视损坏情况分别采用焊接、跳线、隔离、重绕等措施修复。
(4)运转时噪声大、振动大。
多数是轴承损坏或轴承与机壳的配合不当,需拆开电机检查,若是轴承损坏应更换;若轴承“跑外圆”,可对泵壳的配合面采用錾花处理;若轴承“跑内圆”,可对电机轴的磨损部位采用錾花处理,磨损严重的,采用先堆焊后车削的方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