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的拆卸与安装的工作步骤
1.拆缸与安装
(1)在拆缸之前.从自吸泵内排油.
用手转动风扇传动皮带,排出可能已聚在自吸泵内的油.
(2)在安装叶片时.其圆柱形表面应正对泵壳,如下图所示.
(3)当自吸泵总成与交流发电机连接后.加入5毫升发动机机油,并能确保交流发电机皮带轮能用手平稳地转动.
2.检查
清洁全部部件、按下面步骤检查
(1)校查转子和自吸泵的配合面,以及中间盘与转子的配合面有无磨损、刮伤情况.如有任何磨报或刮伤的明显痕迹,应更换损伤部件.
(2)检查叶片有无磨损和刮伤,必要时更换.
(3)检查叶片的长度、宽度.
(4)检查自吸泵壳内侧有无磨损,必要时更换.
(5)检查转子轴的缝隙和转子轴齿端的磨损,必要时更换。
(6)检查单向阀位置和紫铜垫圈有无弯曲和变形,必要时更换.
(7)检查单向阀的动作,当用螺丝改锥或其它工具推压单向阔时,如下图所示。阀的动作应平稳,如不合要求,应更换。
(8)检查空气泄漏.保持98~490千帕(1.0-4.9巴,1-5千克/厘米2)空气压力.必要时更换.
(9)检查真空箱有无损坏或空气泄漏,必要时更换.
自吸泵与前级泵的组合
自吸泵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干式自吸泵,一类为湿式自吸泵。湿式自吸泵不配前级泵,而干式自吸泵则需要配前级泵组成机组。所以,在谈到运行时,必然要联系到自吸泵机组。
组成自吸泵机组,自吸泵与前级泵的抽速比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如前所述,自吸泵的压缩比很有限。当入口压强在100Torr一直到大气压时,压缩比为2.15;当入口压强为10-1Torr时,压缩比可达40。
在考虑机组组成时,首先要考虑自吸泵入口压强范围,假设是lOTorr,可知最大容许压缩比为8,这一压缩比决定着前级泵的容量,因压缩比是两者抽速的反比。一般压缩比在2-10内选取。
另外,应当考虑对预抽时间的要求。真空设备是作为辅助设备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如果正常工作时间远比预抽时间长,可选较小的前级泵(压缩比可大些),假若真空室较大,而且要求很快预抽,就用较大的前级泵。有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效率,机组前装有一台较大的预抽泵,工作正常后再关掉它。
为了提高真空度,有时把两个自吸泵串联使用,选二者的抽速比为2- 5。如果压缩比选大了,前级泵就很小,不利于系统的预抽,而且当第一级自吸泵反压强提高时,容易造成第二级自吸泵超负荷。
当用水环泵作前级泵时,自吸泵与其匹配的抽速一般选在2-4倍之间。一般前级泵多采用旋片泵、滑阀泵和水环泵并与自吸泵组成机组。
如前所述,如采用油封式机械泵作前级泵,用油作介质,很不经济。如真空度要求不很高的场合,则可采用水环泵作前级泵,因水环泵工作介质是水,很经济。
水环自吸泵真空度降低的故障分析
出现这种现象有两种原因:水环自吸泵本身有了故障或者由于管道系统密封性不好而泄漏了气体。
为了确定是那种原因造成的故障,对于自吸泵而言,截断吸入系统管道,将水环自吸泵的进气管直接与试验用的密闭容器连接,对于压缩机而言,截断压缩系统管道,将泵的排气管直接与试验用的封闭容器相连接。
泵与封闭容器连接好后,起动水环自吸泵,如果压力和真空度在15~20分钟之后没有变化,说明泵本身有了故障,如果压力和真空度逐渐升高,并达到正常值,说明管道系统密封性不好,以至泄漏了气体,如果压力和真空度较以前都有所提高,但达不到正常值,则说明泵和管道系统都有问题。
现场中一种简便的试验方法是:关闭紧靠吸气口的阀门(对自吸泵而言)或排气管道的阀门(对压缩机而言),起动水环泵,观察吸气口附近的真空计或排气管道的压力表的变化,同样也可以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使用这种方法,必须确保阀门密封的可靠性。
如果问题出在管道系统,可以通过对管道进行加压试验找出漏气的地方。
试验可在1.5-3个大气压条件下进行。将所有连接螺拴拧紧后,用肥皂溶液涂遍容易漏气的地方,如法兰、螺纹连接处、焊接处以及管道上有气孔和裂纹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漏气,肥皂溶液将会产生大的泡沫。
对于漏气不大的地方,可以用虫胶(即洋干漆)、丙苯树脂漆、油灰等灰浆或涂料涂在漏气之处。但这些都是临时的救急措施,可靠而长久的方法是对漏气处钎焊金属。对于漏气较大的地方,最好是换上新的零件。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必须采取补焊措施。
漏气的地方还往往发生在管道法兰连接处,可用蜡烛靠近接缝处,如果烛火吸向接缝处或摇晃不定,说明此处漏气。由于试验前已拧紧连接螺栓,这种漏气说明了垫片已坏或者数从不当,必须更换垫片或者调整垫片的厚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