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自吸是指在吸入管内不用充满液体(但泵体中必须有足够的液体)的情况下启动泵,泵本身能自动排除吸入管内的气体,而后进入正常工作,泵在初次启动时必须灌入足够液体,以后启动时则由存留在泵体内的液体来保证泵能再次启动.
自吸泵的自吸时间是指泵在抽送常温清洁液体,安装高度为允许吸入真空度( )减去0.5 时,从泵启动到压力稳定所需的最短时间,也就是泵排尽吸入管内空气所需的时间.对离心式自吸泵,吸液面与泵进口之间的吸入管路长度应小于泵安装高度再加20D(吸入管孔直径);对旋涡式自吸泵吸液面与泵进口之间的吸入管路长度应小于泵安装高度再加2 .
普通离心泵在吸入管路的最下端装有底阀,在启动前需要较多的水把整个吸入管路充满.底阀常常由于夹入杂物或本身关闭不严而出故障,消除这些故障有时要花费很大劳动量,特别是在冬天。
自吸泵的吸入口一般都高于叶轮吸入口,只要在泵体内灌水即可启动,没有上述缺陷。劳动此对流动排灌,移动工作、启动频繁和灌水困难的场合使用自吸泵是很方便的,农业、建筑施工、油槽车卸油,油库、消防和造船等很多地方采用自吸泵。
离心式自吸泵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内混合和外混合两种型式。
内混式
内混式是指在叶轮进口附近进行气液混合的,其原理如图 所示。 自吸泵启动前泵体内灌入适量的液体(淹没叶轮),回流阀打开,压入室与吸入室相通,叶轮旋转后,将吸入室和叶轮中的液体,经叶轮输送到压出室中去,叶轮进口处形成负压,吸入管路中的压力高于吸入室的压力,因而使吸入阀打开,吸入管路中的气体经吸进入叶轮,压出室中的液体经回流阀孔、吸入室,又被吸到叶轮进口进行气液混合,叶轮并将气液混合物输送到压入室中去,由于气液分离室容积足够大,使得流速降低,靠液体和气体比重的不同而进行气、液分离,气体经压出管路排出,液体又经回流阀孔被吸进叶轮再与气体进行混合,依次循环,直至吸入管路内的气体被排净为止,这时泵就完成了自吸过程而达到正常工作。
自吸泵外混合
外混合是指在叶轮外缘进行气、液混合的,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泵启动前,泵体内灌入适量的液体,当叶轮旋转后,将吸入室和叶轮中的液体经叶轮输送到压出室中去,叶轮进口处形成负压,吸入阀打开,吸入管路内的气体经吸入室进入叶轮,在叶轮出口处与随叶轮高速旋转的液体相混合,由于叶轮的作用,使气液混合物经压出室到容积足够大的气液分离室中去,由于流速降低,靠液体和气体的比重不同而进行分离,气体经压出管路排出,液体经外流道又回到叶轮外缘。依次循环,直至吸入管路内的气体被排净为止,这时泵就完成了自吸过程而达到正常工作。
(1) 保证自吸泵停车后,泵体内储存足够的液体,为此需要在泵体的进口处配有单向阀,并且泵体进口高于叶轮中心线,以防止泵体内的液体在泵停车后因虹吸作用而被排到吸入池中去。
(2) 有效地进行气液分离,为此需要有足够容积的气液分离室,泵体的出口到叶轮中心线有足够的高度。
(3) 分离出来的液体不断返回到叶轮中去,为此,对于内混式自吸泵要有回流孔,对于外混合式自吸泵要有足够大的流道,使分离后的液体返回叶轮中自吸泵
自吸泵安装的缺陷
自吸泵的安装和检修需要大型吊装设备或繁杂配套设施,造成基建工程启动成本和设备运行成本的增加。
虽然自吸泵的采购价格加上维护成本占自吸泵使用周期内消耗的总成本不足15% 。电耗成本占去了其中85%或更多。
开机起动后,由于自吸时间过长,不能很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结构过于复杂,长期使用后,沉积的污物极难清理,维修、维护成本高。人们总是希望他们所购买的自吸泵能够价格低廉;永久使用。可是任何产品的价格都不可能无限制的降低;产品的使用周期都不可能无限延长。如果能采用新的合成金属材料,可使自吸泵产品在相同工作环境下使用寿命延长20%---30% ;生产成本降低20%---30% ;自吸泵产品就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性化生产的理念的深入,自吸泵产品将逐步克服自身的缺陷,越来越完善,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自吸泵的保养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充分利用低山缓坡和荒滩资源,大面积发展高效农业,但这些地块往往难以自流灌溉。需购买自吸泵泵提水灌溉。那么,如何保养自吸泵呢?
1)首先,自吸泵应尽可能放置在通风较好的地方运行,以利于快速散热,降低电机温度。否则,长时间运行,极易烧毁电机。如某农户在使用自吸泵时,由于没有拿掉覆盖在电机上塑料薄膜,致使电机过热,烧坏了线圈。
2)在启动前,一定要检查泵体内的存水量,否则,不仅影响自吸性能,而且易烧毁轴封部件。在正常情况下,水泵启动后3- 5分钟即应出水,否则应立即停机检查。
3)当自吸泵一旦出现了故障,切忌自己动手拆卸。因为自己拆卸时,一是不知故障在何处而造成盲目地乱拆一通;二是无专用工具而往往损害了本来完好的零部件。最好的办法是到有经验、有规模的维修点维修,并及时更换零部件及某些易损件。正常情况下,水泵每半年应维修一次,杜绝带病工作。
4)在非使用期,应及时将水泵提离水源,并排空泵内积水,尤其在寒冷的冬季。然后将其放置干燥处,有条件的用户也可以在水泵的重点部位涂上黄油,在轴承内加上润滑油,以防零部件锈蚀。
5)另外,水泵的非使用期,并非越长越好。如果长时间不使用,不但极易锈蚀零部件,还会减少水泵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