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进口管道有什么要求
自吸泵进口管道通常处在负压下工作,所以对自吸泵进口管道的要求是不漏气、不积气和不吸气,为此常采用以下措施:
1、为保证自吸泵进口管道不漏气,要求管材必须严密。因此,进口管道一般采用钢管,钢管埋于土中时应涂沥青防腐层。采用铸铁管时,施工时接头一定要严密。
2、为保证自吸泵进口管道不积气,进口管道应有沿水流方向连续上升的坡度,一般大于0.005,为避免产生气囊,应使沿吸水管线的最高点在水泵吸入口的顶端。进口管道的断面一般应大于水泵吸入口的断面,吸水管路上的变径管可采用偏心减缩管(即偏心大小头),保持减缩管的上边水平,自吸离心泵进口应避免直接与弯头相连,应在二者之间加装一段直管。
3、不吸气。吸水管进口淹没深度不够时,由于进口处水流产生漩涡、吸水时带进大量空气。严重时也将破坏泵正常吸水。这类情形,多见于吸水点在河道枯水位情况下吸水。为了避免吸水池产生漩涡,使自吸泵吸入空气,吸水管进口在最低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不小于0.5-1.0m,若淹没深度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在管子末端装置水平隔板。
4、为了防止自吸泵吸入井底的沉渣,并使自吸泵工作时有良好的水力条件,应遵守以下规定:
A.吸水管的进口至池底的垂直距离(即悬空高度)宜采用0.6-0.8D,D为吸水管喇叭口(或底阀)扩大部分的直径,通常取D为吸水管直径的1.3-1.5倍。
不同的悬空高度水流进口的流线形状不同。若悬空高度过大,无密封自控自吸泵会增加池深和工程量,同时还会造成单面进水的情况,使管口流速和压力分布不均匀,水泵效率下降,有时还会形成漩涡,使水泵产生振动和噪声。若悬空高度过小,进入喇叭口的流线过于弯曲,进口水头损失增大,离心泵效率降低,并会产生漩涡,同时会使池底冲刷。
B. 吸水管喇叭口边缘距离井壁不小于0.75-1.0D。
C. 在同一水池中安装有几根吸水管时,吸水喇叭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2.0D。
当泵采用抽气设备充水或能自灌充水时,为了减少吸水管进口处的水头损失,吸水管进口通常采用喇叭口形式。
5、当吸水池水位高于泵轴线时,吸水管路上应设置闸阀,以利于水泵检修。
6、如水中有较大的悬浮杂质时,喇叭口外面需要加设滤网,自吸泵原理以防止水中杂物进入泵体内。当泵从压水管引水起动时,吸水管上应装有底阀。
自吸泵进口管道底阀过去一般采用水下式,装于吸水管的末端。自吸泵价格底阀的种类很多,它的作用是使水只能吸入泵,而不能从吸水喇叭口流出,所以是一种止回阀,但阻力很大。底阀上附有滤网,以防止杂物进入泵堵塞或损坏叶轮。实践表明,水下式底阀因胶垫容易损坏,引起底阀漏水,须经常检修拆换,给使用带来不便。为了改进这一缺点,试验成功了水上式底阀。由于水上式底阀具有使用效果好,安装检修方便等优点,因而设计中采用者日益增多。水上式底阀使用的条件之一,是吸水管路水平段应有足够的长度,一般应大于3倍以上的垂直距离,以保证泵充水起动后,管中能产生足够的真空值。
7、吸水管中的设计流速一般为:DN<250mm时,为1.0-1.2m/s;DN大于或等于250mm时,为1.2-1.6m/s.
在吸水管路不长且吸水地形高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采用比上述数值大些的流速,为1.6-2.0m/s.
自吸泵是怎样工作的
一般的离心泵,在工作启动前都需要先把泵体里的空气排空也就是需要灌满水,而且在底部需要安装底阀,所以一般离心泵的启动都是比较麻烦的,但是 自吸泵就不同了。自吸泵,在启动时只需要第一次灌水后,经过运转,就能自己把液体吸上来,方便有效率。
自吸泵分为三种,一种是水环轮式一种是气液混合式还有一种是射流式。气液混合式的 自吸泵由于泵体的结构比较奇特,当水泵停机后,泵体内有一定的水,泵如若再启动叶轮旋转,吸入的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并排到气水分离式,自吸泵原理分离式上部气体排出,下面的水返回叶轮再与气室的空气混合,再次同理循环直至把气体全部排出,以达到自吸抽水。水环轮式 自吸泵,是通过水环轮和叶轮结合在一个泵体内,用水环轮讲气体排出,达到自吸的目的。泵正常工作后,可以通过阀门阶段水环轮和叶轮的通道,同时将排出水环轮的液体。射流式的话,由喷射器或者是射流泵和离心泵组合,凭借喷射装置,实现在喷嘴的地方造成真空实现抽吸。
什么是水泵的气蚀
气蚀的具体表现就是在水泵的叶轮上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密密麻麻的坑洼,这叶轮表面出现的坑洼其原因就是处在水泵的叶轮上受到了气蚀。
那么,我们来了解下水泵气蚀。水泵因为吸水高所以形成了真空,叶轮高速旋转似的叶轮处的压力很低,所以为水的气化提供了条件。于是当压力降低到气化压力的时候,叶轮表面形成大量水蒸气气泡,虽着没有气化的水流入叶轮内部,高压的作用下让气泡在瞬间破裂,重新冷凝成水,自吸泵原理周围的水迅速向破裂的气泡集中产生超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作用在水泵的叶轮上或者泵体上于是乎就形成了对叶轮和水泵泵体的气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