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泵,购买水泵选型的三大步骤
一:选泵列出基本数据: 1、介质的特性:介质名称、比重、粘度、腐蚀性、毒性等。 2、介质中所含固体的颗粒直径、含量多少。 3、介质温度:(℃) 4、所需要的流量 一般工业用泵在工艺流程中可以忽略管道系统中的泄漏量,但必须考虑工艺变化时对流量的影响。农业用泵如果是采用明渠输水,还必须考虑渗漏及蒸发量。 5、压力:吸水池压力,排水池压力,管道系统中的压力降(扬程损失)。 6、管道系统数据(管径、长度、管道附件种类及数目,吸水池至压水池的几何标高等)。 二:如果需要的话还应作出装置特性曲线。 在设计布置管道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合理选择管道直径,管道直径大,在相同流量下、液流速度小,阻力损失小,但价格高,管道直径小,会导致阻力损失急剧增大,使所选泵的扬程增加,配带功率增加,成本和运行费用都增加。因此应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
怎么看水泵性能曲线图
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流量Q、扬程H、转速n、功率P、效率等)之间有一定的内在的关系,通常是用曲线的方法给出,这就是泵的性能曲线。实质上,泵的性能曲线是液体在泵内运动规律的外部表现形式。这些曲线都是在一定的转速下,以实验的方法求得的。不同的转速,有不同的性能曲线。 泵的性能曲线主要有流量-扬程曲线(Q-H),流量-功率曲线(Q-P),流量-效率曲线(Q-),如下图所示: 在性能曲线上,对于一个任意的流量点,都可以找出一组与其相对应的扬程、功率和效率值。通常,把一组相对应的参数称为工况点称为最好工况点。 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行是最理想的。但用户的要求是千差万别的,不一定和最高效率点下的性能相一致。为此,规定了一个范围(效率下降5%~8%为界),泵在此范围内运行,效率下降不算太大,这个范围就是泵的工作范围(也称高效范围)。超出此范围时,效率低,不经济。 常见的性能曲线有三种: 1、平坦的性能曲线 这种性能曲线适用于流量调节范围较大,而压力变化较小的系统,也就是对扬程要求变化较小、流量变化要求相对较低的系统中。大多数泵如IS单级离心泵、D型泵、双吸泵、IH化工离心泵等曲线的都是比较平坦的。 2、陡降的性能曲线 这种性能曲线适用于对流量的要求较高而压力的要求不高的系统中。一般像螺杆泵等都具有这种特性。 3、有驼峰的性能曲线 有驼峰的性能曲线的泵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工况,泵出现噪音、震动等,一般是不允许出现的。 有了上面的知识,我们可以从性能曲线上判别相同型号两台泵的优势。 首先看曲线是否平坦,有无驼峰。泵曲线越平越好,当然驼峰是不允许的。其次看它的效率哪个高。然后比较他们的高效范围哪个更宽广,高效范围越广阔,调整、使用越好。 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参照泵的性能曲线来选择泵的运行工况点,这样才能使泵经常保持在高效率区间运行。
造成空调循环水泵容量过大的4个原因
循环水泵容量过大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容量常常达到实际需要的2-4倍,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的严重浪费。其主要原因如下:1、系统水力平衡问题: 由于设计时不认真进行系统的水力平衡计算,工程竣工后又未按要求进行全面调试,往往造成系统水力失调,系统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有些技术人员错误地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循环水泵的容量太小,结果只简单地采用加大水泵的方法解决了之,自然也就使水泵容量增大。2、系统静压问题: 空调系统充满水才能运行,水泵的进、出口承受相同的静水压力。因此,所选水泵的扬程只克服管道系统阻力即可。然而,有的设计者却把静水压力也计入该循环阻力之内,这当然会使循环水泵的容量增大很多。3、系统循环阻力偏大: 在计算系统循环阻力时,由于设计人员经验不足,使得一些计算参数取值过于保守,造成循环阻力计算值偏大,更有甚者,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估算方法确定循环阻力,致使计算循环阻力比实际值大一倍以上。空调系统充满水才能运行,水泵的进、出口承受相同的静水压力。因此,所选水泵的扬程只克服管道系统阻力即可。然而,有的设计者却把静水压力也计入该循环阻力之内,这当然会使循环水泵的容量增大很多。4、设计冷负荷偏大: 设计冷负荷是选择设备的主要依据,所以正确地计算建筑冷负荷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目前,教科书及设计手册中提供的空调负荷计算方法不论是计算围护结构的墙壁负荷,还是门窗负荷,其计算结果都是针对某一具体房间而言。然而,空调系统设备容量是依据整个建筑的冷负荷确定。由于建筑内各房间的朝向、位置、使用功能及其发热源等因素的不同,往往造成各房间最大冷负荷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因此,建筑冷负荷的最大值应为每个房间逐时负荷叠加的最大值。据调查在我国有部分设计人员在计算建筑冷负荷时只是简单地将每个房间的最大冷负荷进行叠加,导致计算结果远大于实际需求负荷。所以我们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设计负荷的确定更加合理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