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装位置 平衡阀可安装在供水管路上,也可安装在回水管路上(每个环路中只需安装一处)。对于热力站的一次环路侧来说,为方便平衡调试,建议将平衡阀安装在水温较低的回水管路上。总管上的平衡阀,宜安装在供水总管
水泵后(水泵下游),以防止由于水泵前(阀门后)压力过低,可能发生水泵气蚀现象。
2、尽量安装在直管段上 由于平衡阀具有流量计量功能,为使流经阀门前后水流稳定,保证测量精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将平衡阀安装在直管段处。
3、注意新系统与原有系统的平衡 当安装有平衡阀的新系统连接于原有供热(冷)管网时,必须注意新系统与原有系统水量分配平衡问题,以免安装了平衡阀的新系统(或改造系统)的水阻力比原有系统高,而达不到应有的水流量。
4、不应随意变动平衡阀开度 管网系统安装完毕,并具备测试条件后,使用专用智能仪表对全部平衡阀进行调试整定,并将各阀门开度锁定,使管网实现水力工况平衡。水泵发现在管网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应随意变动平衡阀的开度,特别是不应变动开度锁定装置。
5、不必再安装截止阀 在检修某一环路时,可将该环路上的平衡阀关闭,此时平衡阀起到截止阀截断水流的作用,检修完毕后再回复到原来锁定的位置。因此安装了平衡阀,就不必再安装截止阀。
6、系统增设(或取消)环路时应重新调试整定 在管网系统中增设(或取消)环路时,除应增加(或关闭)相应的平衡阀之外,原则上所有新设的平衡阀及原有系统环路中的平衡阀均应重新调试整定(原环路中支管平衡阀不必重新调整)。
隔膜泵膜片损坏的原因分析
引起隔膜泵隔膜破裂的原因很多,除了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橡胶老化以外,不良的保养和工作条件以及错误的工艺流程等,都可能对隔膜造成影响,常见的包括维修保养不当、工艺流程不符合要求以及隔膜本身的问题等.其中维修保养不良造成的隔膜破裂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原因有:
(1)隔膜室排气不及时,气体体积随着推进液的压力而变化,形成气锤将隔膜泵隔膜打破;
(2)推进液油位过低没有及时加注,造成隔膜磨损破裂;
(3)推进液杂质过多,将油管堵塞,使导管卡住不能正常活动,造成隔膜室不能正常补、排油,导致隔膜单侧受力过大,发生破裂;
(4)隔膜室的固定部件松脱、折断,导致推进液渗漏或者物料进入隔膜腔内损坏隔膜;
(5)单向阀磨损或者发生泄漏,使机组压力波动变大,造成隔膜受力不均,导致隔膜磨损加剧直至破裂;
(6)控制系统的检测单元失灵(比如控制杆上的磁环磁性减弱、探头失效、电磁阀或气阀损坏等),导致执行单元的反应不准确,不能进行正常的补、排油,使隔膜不能在规定的行程内工作,造成隔膜破裂。 工艺流程对隔膜泵的正确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错误的工艺流程会加速隔膜发生破坏的速度,主要包括:
(1)料浆温度过高,加快隔膜老化,同时在进料过程中形成高温蒸汽包,导致隔膜室进入气体,使隔膜受损;
(2)来自原料工序的矿浆有时会含有细度低于工艺要求的颗粒,甚至夹杂有大颗粒的固体物料,当颗粒直径大于0.5mm(通常是泵的设计上限)时,容易发生卡阀,从而使得隔膜两侧压力不稳定,导致隔膜料浆一侧的磨损加剧;
(3)进料口管道不畅通,有沉积物,造成泵进料不足,吸入压力过低,隔膜两侧压力差过大而破裂:
(4)没有及时排除进料缓冲器内的气体,造成料位过低,气体增多,使得进入料浆室的物料减少,导致隔膜行程增大,使得隔膜疲劳损坏;
(5)出料补偿器不及时充气,造成出料压力波动,使隔膜运行时不稳定;
(6)由于进料量少,进料压力低,造成料浆端缺料、打空泵,产生气泡,气体随着料浆压力的变化压缩或膨胀,使隔膜承受的应力增大,造成疲劳损坏或击穿隔膜。除了上述两方面原因外,隔膜自身的问题也会显著影响使用寿命:
(1)国产隔膜通常材料性能较差,橡胶的强度、韧性等各项机械指标与同类进口产品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通常寿命较短;
(2)更换备件时没有详细了解隔膜的具体规格,虽然更换的隔膜能够正常工作,但是由于尺寸不正确,造成隔膜乳化严重,工作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应力和变形,导致隔膜迅速破坏。
我国阀门良好的运行管理
阀门作为管网的重要控制设备操作并不频繁,要确保在关健时刻启闭到位,除了把好阀门质量关,选型适当,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阀门,从源头上解决阀门应用问题,还需严格按规范安装、精心施工。另外,水泵提醒大家还需注重阀门日常的维护和检修、保养。水泵认为良好的运行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位指派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以增长阀门的使用寿命。对阀门进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修,确保其正常可靠的工作,关健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发现的故障应提出相应的大中修计划,及时处理,关闭后无法开启的阀门应像抢修爆管一样进行紧急处理。
二、技术资料齐全、完整。阀门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阀门出厂说明书、质量合格证、阀门的安装施工图(位置、施工人员、日期等)、阀门检修、维修记录、阀门日常管理卡片及阀门变更记录等。
三、按阀门的使用要求来规范阀门。阀门运行管理质量要求包括阀门应关闭严密或基本严密;阀门填料不滴漏;阀门启闭轻便,指示完好。
阀门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包括阀门历次启闭操作单的审批记录及操作记录,阀门定期周检的启闭记录等。对于长期没操作过的阀门,根据口径的大小,定出不同的周检检修,一般选在用水低峰期,启闭活动数十转即可,若要作完全关闭操作则应慎重。 。
四、阀井的管理。阀井日常管理包括阀井砌筑符合设计要求;井盖无损与路面衔接完好;操作阀门的孔位准确;井内无杂物及污水;阀门表面无锈斑。由于阀井内易形成密闭的空间,容易形成缺氧,维修人员下井作业前要进行通风、换气等措施。
阀井应定期巡视,及时处理压埋问题,对于井盖丢失、损坏等问题则应紧急处理。 。
五、应用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供水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供水管网的拓展、阀门的增多,传统人工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供水企业的要求,阀门的管理要同供水设备的管理提高到同一水平。当前微机技术的发展为管网、阀门现代化的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完善的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供水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
六、对维修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上岗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人员素质差,既没有过硬的操作水平,更不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制定岗位培训计划,让维修及管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给水管网的管理水平,适应供水现代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