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Y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在隔膜泵的两个对称工作腔中,各装有一块有弹性的隔膜,联杆将两块隔膜结成一体,压缩空气从泵的进气接头进入配气阀后,推动两个工作腔内的隔膜,驱使联杆联接的两块隔膜同步运动。与此同时,另一工作腔中的气体则从隔膜的背后排出泵外。
一旦到达行程终点。配气机构则自动地将压缩空气引入另一个工作腔,推动隔膜朝相反方向运动,这样就形成了两个隔膜的同步往复运动。每个工作腔中设置有两个单向球阀,隔膜的往复运动,造成工作腔内容积的改变,迫使两个单向球阀交替地开启和关闭,从而将液体连续地吸入和排出。
气动隔膜泵的安装方法和安装示意图
气动隔膜泵既能抽送流动的液体,又能输送一些不易流动的介质,具有自吸泵、潜
水泵、屏蔽泵、泥浆泵和杂质泵等输送机械的许多优点。 气动隔膜泵是属于喷涂类的气动工具,在很多地方都有用到。一些企业在买了隔膜泵之后,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安装,那这个安装的事情就有点复杂了,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有关气动隔膜泵的安装方法:气动隔膜泵吸入管的管径不得小于泵入口端口径,如输送高粘度流体时,吸入管的管径最好大于泵入口口径。
入口端的吸入配管必须耐用,没有皱折,才能够产生高真空状态。
出口配管的管径至少要与出口径相等,或者稍微大些以降低摩擦损失。所有配管及接头必须是密封不漏的,否则会降低泵的自吸能力。
气动隔膜泵安装:如若忽略安装细节,长期以来的细心策划、研究及挑选将仍可能导致不佳泵送效果及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位置:噪音、安全及其他逻辑因素通常都对设备应安装的位置有要求。
有冲突要求的并联安装将可能导致使用区域的阻塞,影响到其他泵的安装。 使用:首先,气动隔膜泵的位置必须是便于使用的,这样将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及调试。 供气:每台气动隔膜泵应有一条通气管,且通气管应能提供足以达到理想泵送流量的空气量。
气压按不同泵送需求而定,但勿超过7BAR。安装高度:请充分考虑气动隔膜泵的自吸能力以避免自吸减少的问题。
管路:直至考虑过每个可能发生管路问题的位置后才能最终决定泵位。最佳安装应选择在一个最短及最直进出口管路的连接处。
应尽量避免额外的弯管及管件设施。
泵体应能独立支撑所有管路。而且,管路应有序排列以避免给泵体管路装置产生应力。可以安装活动软管以消除泵自然往返动作而产生的应力。
若要将泵体与一固定底座连接,在泵体及底座间的安置缓冲垫将有助减少泵体震动。气动隔膜泵安装示意图:气动隔膜泵安装形式:。
高压柱塞泵体的焊接性及工艺性分析
高压柱塞泵体为42CrMo材质,调制状态。其碳当量Ceg=0.79左右,属于高强度、淬透性大、焊后极易淬火的钢种。其焊接性差,冷裂倾向非常严重,焊接中控制输入的线能量、层间温度及氢含量将是主要问题。
由于柱塞泵泵体体积较大,局部预热无法满足焊前要求,因而采用加热炉中焊前整体预热,手工电弧焊焊补和焊后热处理的方法。在焊接材料的选择上,由于腔体三通处承受高压冲击载荷,焊接修复必须考虑等强原则,因而采用塑性较好,抗拉强度高的J857Cr焊条。由于泵体碳当量较高,冷裂倾向大,施焊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母材的预热及焊条的烘干,采用低线能量输入以减少热影响区软化,以及焊后及时热处理,减少焊缝冷裂倾向。焊前准备: 。
1、首先对泵体整体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方法:以80℃/h~120℃/h的速度升温至860℃,保温5h,然后以50℃/h~80℃/h的速度冷却至460℃,半开炉门炉冷,待温度降至60℃时出炉。
2、用镗床将柱塞孔边缘周围的穿透性裂纹给予清楚,沿裂纹方向加工成U形坡口。
3、工件出炉后,立即使用钢丝刷清理坡口及边缘,清理氧化皮及其他杂物。焊接工艺:
1、焊条选用抗裂性较好的低氢型焊条J857Cr,焊条焊前经350℃~400℃烘焙1h,然后放于150℃保温箱中恒温保存,随取随用。采用直流反接。
2、打底焊及第二层焊道采用Φ3.2mm的焊条,焊接电流为110~120A,焊接速度2mm/s,焊道应与坡口充分融合,焊缝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气孔和夹渣等缺陷,并用钢丝刷清理,只至露出金属光泽,再焊下一层。
3、其他各层均采用Ф4.0mm焊条,焊接电流为140~150A,快速焊,小幅摆动。焊接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300℃。
4、为了减少焊接残余应力,每层焊完后用小锤锤击焊道,由中心向四周进行锤击,锤击点要密,以释放焊接应力。
5、焊接结束或中断时,收弧要慢,弧坑要填满,以防止热裂纹的产生。焊后处理:
1、工件焊后立即入炉缓慢升温至600℃~650℃保温2h,然后随炉缓冷至室温,经去应力退火后的工件,防止了裂纹的产生,又降低了焊缝及周围的硬度,便于机械加工。
2、用镗床对柱塞孔进行粗镗、精镗,加工掉焊缝余高。
3、对柱塞孔进行研磨,使表面平整、光洁、三通处圆滑过渡,以减少应力集中。
4、泵体经退火处理后表面硬度达不到原有泵体硬度,因而需将泵体进行860℃油淬,然后再将泵体进行200℃的低温回火。这样既可得到较大的表面硬度又可相应的消除应力集中。
5、最后进行抛丸处理以消除应力集中,防止应力裂纹的产生。焊后检查及结果:
1、焊后按图纸机械加工后,经表面磁粉及超声探伤,未发现任何裂纹、气孔等缺陷,符合标准,说明修复方案可行。
2、实践证明,对于大中型设备中裂纹修复,只要采用合理的焊条,小电流,低线能量及焊后热处理措施并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复工艺。不仅为使用单位保证了大修工期,解决了生产急需,节约了资金,同时也为同类设备的修复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