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部件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1)叶轮室安装质量控制
叶轮室是整个工业自吸泵安装的基准,叶轮室的安装以预先测放好的设计机组中心线和高程为基准,自吸泵安装时利用“钢琴线-耳机法”精确测量,确保泵组轴线符合设计要求。在叶轮室安装定并固定牢靠后以叶轮室中心为基准将泵组安装实际中心线锁定在机坑内,水泵段和电动机段各锁定一层,每层至少锁定8个点。
(2) 叶轮、泵轴和导叶体安装质量控制
A.叶轮、泵轴和导叶体在安装间组装,整体吊入机坑安装,组装时利用生产厂家提供的专用工具将泵轴和叶轮固定在导叶体上,需反复调整确保泵轴与导叶体间隙均匀、泵轴轴线与导叶体法兰面垂直。
B.叶轮、泵轴和导叶体安装时以叶轮室中心为基准,调整叶轮、泵轴和导体使叶轮和叶轮室间隙均匀,并利用锁定在水泵层的机组中心校核泵轴中心,通过调整导叶体确保泵轴的垂直度,叶轮中心高程在安装时无法直接测量,通过计算将叶轮中心高程转换为泵上法兰高程,通过测量泵轴上法兰高程以控制叶轮中心高程。
(3) 机架、定子安装质量控制
下机架和电动机定安装以锁定在电动层的泵组中心为基准,利用“钢琴线-耳机法”精确测量,确保电动机与水泵同轴。定子高程是控制泵组转动部分高程的关键,虽然上机架与定子间一般设置调整垫片,但调整范围有限,因此在定子安装应以锁定在电动机层的高程为基准,严格控制定子铁芯中心高程,同时确保定与上机架把合面的高程和水平度。
(4)电机转子安装质量控制
定、转子间空隙较小,转子吊装时应严密监视防止转子与定相碰,一般在转子吊装时在定、转子空隙间设12~16根薄木条,吊装过程中抽动木条,防止定、转子相碰。
转子吊装就位后与泵轴联接,调整应在轴线调整时进行。
(5) 轴线调整
轴线静态调整应充分考虑叶轮间隙、空气间隙、各密封处间隙和各轴承处间隙,通过调整使转动部分置于最隹位置,然后进行盘车检查,盘车检测记录若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综合分析,查找不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污水提升泵用在污水池旁边,一般情况下都是安装在高于液面的位置。这种情况下,泵腔内有没有水,在开机前至关重要!
有人说,我在污水提升泵的入口加装了底阀,在停机时,底阀就会封闭,泵内的水不会跑掉,再开机时,泵内一定是有水的呀!污水提升泵怎么可能会无水空抽呢?
其实,在入口加装底阀,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忽略了一点。因为废水池中有很多说不明,道不清的杂物,比如塑料袋,如果裹在底阀上,水泵就抽不起水来,这不是严重的,如果长时间运转,泵内的水温会因机械轴封的摩擦而升高,以至于汽化。会导致两方面后果:
1.如果管道是PVC材质的,高温会导致管道变形。
2.泵内的水汽化后,机械轴封因没有水的冷却而磨损,从而导致漏液,造成事故。
另外一种情况,在停机时,如果有杂物卡住底阀的球体,污水提升泵内的水会很快漏光,但是,操作此台泵的工人不知道,在开机的时候,他会以为这台泵内有水,等发明时,基本上污水提升泵已经挂掉了。
所以,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操作工人身上,应该考虑如何简化工人的操作失误。这才是努力的方向!因为,人是最难控制的因素 高扬程自吸泵的振动除了与安装及使用等因素有关外,以下几点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1、磨擦副材质的问题:轻烃系统的高扬程自吸泵多用来输送轻油、液化汽等润滑性能极差的液体,有时会因汽化而造成机泵抽空,干磨擦运转,而传统的多级泵多半壳体口环为灰口铸铁,叶轮口环为45号钢,这两种材料均无自润滑性,耐磨强度不高,钢对钢的磨擦系数为0.50~0.80,但若选用石墨对钢,其磨擦系数仅为0.04~0.05,且出现粘着磨损的倾向较小,另外锡青铜,聚四氟乙烯的自润滑性也较好。
2、在结构上,由于泵的级数较多,轴较长,轴刚度小,运转时挠度大,导致动、静零部件发生磨擦。所以增加辅助支承是减振的一个措施。为此,可在泵体密封环上镶装石墨环,与叶轮密封环处留0.20~0.30mm的径向间隙,这相当于增加了辅助支承的石墨滑动轴承,关于泵轴刚度的校核,可依材料力学知识简化为有关模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