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的故障和自吸泵轴承发热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自吸泵在使用中会出现故障,如果判断、处理不当,将会影响自吸泵的工作性能甚至不能工作,自吸泵的故障及排除方法是:1、泵内产生杂音或振动1)吸程高度超过规定值时,要降低吸程。2)泵轴弯曲要进行修理或更换。2、自吸泵不出水1)检查泵体的储水室启动前是否加足水(至少水面超过叶轮中心线)。否则,要加足水。2)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一致,可通过调整使其与泵的旋转方向一致。3)自吸排污泵叶轮口是否堵死。如堵塞要疏通。4)吸水管是否有漏气或堵塞现象。如有,应立即排除。5)检查机械密封和骨架油封是否损坏。如损坏要更换。6)泵体内的回流孔必须畅通,否则,清洗回流孔,清除堵塞。7)水泵转速若过低,应使其达到正常转速。3、ZX型自吸泵自吸时间过长1)适当提高回流孔的位置。2)适当控制叶轮外径与泵体隔舌的间隙。3)要保证叶轮中心线与涡壳中心线重合。4)适当加大回流孔的面积(但不能过大)。4、扬程达不到最大的自吸高度1)适当将回流孔面积缩小,这样虽然延长了自吸时间,但可提高自吸泵的最大自吸高度。2)泵体扩散管不能斜切过多或太低,适当提高扩散管的高度可以提高自吸泵的吸程5、自吸泵运转吐水后,不能完成自吸过程1)检查回流孔是否增大。一般来说,因回流孔大,回流速度快,排除的气体混合物就会增大,故使水从泵出口吐出,但不能完成自吸过程。对此可适当堵补回流孔,使其减少。2)适当提高泵的出口高度。如果出口高度低,液体在叶轮旋转下容易漏出,不能形成气水分离。自吸泵轴承发热的原因自吸泵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可能是:1)无润滑油、润滑脂或润滑油、润滑脂不足。2)润滑油、润滑脂使用或保存时间过长,3)润滑油质量差,没有起到润滑作用。4)油池清洁度不能满足使用需要。5)离心泵轴向力过大。(自吸泵径向力产生的原因)6)轴承质量不高,跑内圈或跑外圈。7)外界传导温度高,冷却不足。8)使用或配对不合理。
自吸泵的故障分析
1、漏水或流量不足(1)密封件破裂或磨损:更换密封件;(2)电机转速过低:检查电压是否正常;2、电机不能正常运行(1)烧坏保险丝:更换保险丝即可恢复使用;(2)电机或电容烧坏:修理电机或更换电容器;(3)叶轮卡死:清除杂物;(4)电源电压过低:调整电压为标准值;(5)机械密封吸住:清洗机械密封或更换;3、泵正常运行但抽不上水(1)进水管漏气:清除漏气现象;(2)吸程太高,吸收管过长:调整吸程,缩短吸水管长度;(3)叶轮损坏:更换叶轮;(4)电机转速过低:检查电压是否正常。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分析?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泵体内设有储液腔,并通过上方的回流孔和下方的循环孔与泵工作腔相通,构成泵的轴向加流外混式系统。泵停止工作后,泵内腔已储有一定容积的液体。当泵起动时,有关当局内的储液在叶轮的作用下,夹带着空气被向上抛出,液体通过气液分离管的网格回流到工作腔,气体被排出泵外,使泵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达到自吸的作用。第二次工作时泵吸入口处装有单向逆止阀,因此不需要再加储水即可起动。 自吸泵的工作过程分4个阶段: 1.汽液混合过程:由于吸入室和排出口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泵的储液室一直存有一定量的液体,当叶轮旋转以后,叶轮带动液体进入汽液分离室至出口,叶轮进口形成负压,吸入室和吸入管路的空气进入叶轮,在叶轮出口处与叶轮内高速旋转的液体相混合。 2.汽液分离过程:汽液混合物通过压水室后进入汽液分离室,此时流速降低,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差大,较轻的气体从出口逸出,较重的液体由于自身的重力和负压吸力的原因,通过箱体与泵壳相连通的回流孔回到泵的涡壳中。 3.再循环过程:由于储液室已有足够的液体,所以通过回流孔返回叶轮的液体与吸入室的空气重新混合,继续上述的汽液分离过程,吸入管中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把吸入管道中的气体全部排尽为止,泵便完成了自吸过程。 4.输液过程:泵便完成了自吸过程后,自动转向输液运行,其工作过程即为普通离心泵的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