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出口管高度对自吸性能的影响
1自吸泵出水段对自吸存水的影响自吸泵自吸时压力尚未完全建立泵体内的存水循环流动,但水的流动状况与出水管有关。
在图1自吸泵上泵出水流道与出水孔直通,出水流道有一个窗孔与气水分离室相通,从叶轮出来的水顺着出水流道进入出水管,如果出水管比较长(1M以上)由于压力不够水不会流出,水从窗孔进入气水分离室,分离出的气,从窗孔进入出水管上升排出。如果出水管很短(图2)则水压可使水从出水管流失,泵内存水将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泵内循环存水不再减少,但这时存水就很少了。对于泵体出水流道与泵出水口分开,中问有一个宽大的气水分离室的自吸泵泵体如图3b。叶轮出来的水不直接对准出口,水压不足时.水就不易出来,观察这类结构的自吸泵,可以看到在自吸时水在泵体上方形成一个大旋涡,不容易溢出来,这种结构的出水管对自吸存水影响不大a.
2 存水量对自吸能力的影响
自吸泵自吸时由叶轮形成气水混合层,如果存水太少,叶轮自吸泵气水混台层就很薄、抽气量就少,存水极少时,不能有效隔离进出口腔,甚至相通,进口真空度遭破坏。图4是不同的存水量时泵进口真空度的试验结果。从试验可知,泵存水小于1.6 2时,泵不能连续抽气,存水2 1时真空表稳定开始连续抽气,存水再增加,真空度也增加。存永加到一定数值后.真空度不再增加。这种规律对于各种自吸离心泵都一样,但其数值各异。
图5是4TC-80泵存水自吸真空度试验结果。4TC-80流量:7.8升/,秒泵体存水的容积为l3升,经工厂试验,达到足够存水量的要求。但是这13L是静止时加入泵体的存水.在使用中发现,当4TC-80的出水段只有0.3 m高时,自吸时水会冲出来,停机检查存水面下降l40mm,自控自吸泵存水减少72,这从图5可以看到,6 2的动态存水自吸能力是极低的,实际不能自吸上水。
在这种情况下,自吸时水易冲出来的泵结构.必须加高出水段,使之能容下泵体涌出来的自吸循环水,不减少自吸存水4TC-80泵的出水段加高至0.9m自吸能力就达到8m
气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普通离心泵,若吸入液面在叶轮之下,启动时应预先灌水,很不方便。为了在泵内存水, 吸入管进口需要装底阀,泵工作时,底阀造成很大的水力损失。
所谓自吸泵,就是在启动前不需灌水(安装后第一次启动仍然需灌水),经过短时间运转,靠泵本身的作用,即可以把水吸上来,投入正常工作。
自吸泵按作用原理分为以下几类: 1、气液混合式(包括内混式和外混式); 2、水环轮式; 3、射流式(包括液体射流和气体射流)。
气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气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过程:由于自吸泵泵体的特殊结构,水泵停转后,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启动后由于叶轮旋转作用,吸入管路的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上部的气体溢出,自吸泵叶轮下部的水返回叶轮,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余空气混合,叶轮自吸泵直到把泵及吸入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完成自吸,并正常抽水。
自吸泵类安装使用及注意事项
1. 先检查各处螺栓有无松动,电源线及插头是否完好,电机绝缘电阻应大于2兆欧。
2为防触电事故,必须安装漏电断电路器或触电保安器等相应保安措施,并要进行可靠接地
3. 泵工作电压使用范围须在额定电压的+5%,-12%这间,否则会使电机使用寿命减短或烧坏。电泵如使用地距电源较远,电源输送线应适当加粗,否则会使用电压下降而无法运行。
4 合上电源开关,使泵空转2分钟左右,查看启动,运转是否正常,转向是否正确。
5固定好泵体,用钢管或橡皮管(不得过软,以免吸扁),连接进水口和底阀,底阀放置必须垂直于水平面,离水底30Cm以上,以免吸上泥沙。
6. 清水离心泵使用和自动吸清水泵首次使用前,要把贮水箱灌满水,通电几十秒后不能自动出水,以后使用就不需灌水。
7. 自汲清水泵和自动自吸清水泵管首次使用前,叶轮自吸泵要把贮水箱内灌满水,通电几十秒后不能自动出水,以后使用就不需灌水。
8. 使用时,电机应保持干燥,注意水位下降状况,底阀不能露出水面外。当气温低于4○C时。应做好防冻工作,以免冻裂泵体。
9若一段时间不用,应排净泵内积水(自吸泵和自动泵倒掉贮水箱内蓄水),将主要部件擦洗干净,涂上防锈油,置于通风干燥处备用。